鹽之品格,海之境界
文化是指人類在改造客觀世界、協調群體關系、調節自身生活情感的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時代特征、地域風格和民族樣式。文化對經濟社會的發展發揮著支撐作用和引領功能。海鹽文化是指在海鹽的生產、運輸、銷售、分配各個環節以及鹽民自身生活過程中,所形成的物質層面上的歷史遺存以及精神層面上的思想特質和行為范式。
海鹽文化伴隨著“復鹽”的發展而發展,已經滲透到經濟社會和人民生活的每一個細胞。險惡的生產環境、艱辛的生活狀況和不斷演進的鹽業生產發展過程,使先民凝練成了艱苦奮斗、團結協作、開放包容、不屈不饒的海鹽文化,也鑄就了新時代“復鹽人”精神的基石。
(一)艱苦奮斗
海鹽生產的第一物質資源就是海水。在沿海廣袤的海涂上進行鹽業生產,要取得海水,靠挖溝開渠,通過海潮將數公里、十幾公里以外的海水引進亭場周邊。海潮是自然行為,依據長期積累的經驗,鹽民們選擇適當地點修筑亭場、溝渠、灶舍。可是海潮也有不守常規的時候,潮小了,海水到不了亭場,潮大了,海水會淹沒亭場、灶舍,再大就會危及鹽民的生命財產安全。為了安全產鹽,千百年來,鹽民們修起了堤堰阻擋大潮。復州灣境內就有遼代代建成的“有束內水不致傷鹽,隔外湖不致傷稼之功用”的堤壩。
歷代鹽民在這片土地上耕耘勞作,海鹽產地處于瀕海灘涂,鹽民們生活用水大都是海水、河水相摻的苦水。即使下雨天積蓄一些淡水,那也是杯水車薪。鹽鹵之地,只有蘆葦、茅草和鹽蒿等少數植物,其他植物難以生長,他們吃的糧食主要通過官府換取,那常常是一些發霉變質的糧食。一旦遇上連續陰雨生產不出海鹽之時,他們連這些都吃不上。海鹽的生產方式主要是直接利用灘草煎煉海水結晶為鹽,鹽灶周圍蘆葦用以擋風,露天操作,遇雨即停煎,一般在暑天或旱季舉火,燃熱盤鐵,鹽民們往灼熱的盤鐵上潑海水取鹽。鹽民們險惡的生存環境、非人的生產過程、艱辛的生活狀況,與海奮斗、與天奮斗、與各種自然災害作斗爭,養成了吃苦耐勞、艱苦奮斗的優良品質,已成為新時期“復鹽人”創業精神的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