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1-08-23|發布者: 大連鹽化集團|欄目:
以人為本為員工 共建共享得實惠
大連鹽化集團有限公司無論是處在困難時期還是步入快速發展時期,始終把以人為本的思想貫穿于企業發展的全過程,在依靠員工辦企業的同時堅持“共建共享、邊建邊享”,及時讓發展的成果惠及員工,即使在經濟危機期間也負責任地提出“保生產正常運行,保員工收入增加”的口號,使員工真正感受到作為一名鹽化人前景有指望、情感有依托、生活有改善、工作有保障,真正實現了有尊嚴、有自豪感地工作。
長期以來,鹽業都被稱為是重體力勞動行業,工作條件艱苦,勞動負荷較重,嚴重地影響了工人的勞動積極性。所以公司以人為本的重要舉措之一就是依靠技術進步改善勞動條件、減輕工人勞動強度,讓員工在輕松的環境下快樂工作。近年來,公司加大投資力度不斷進行技術改造,使鹽工的勞動條件大大改善。1999-2006年,共投入鹽田設備改造、更新的資金達3000多萬元,基本實現了全塑曬。灘田“平改塑”的實現,將過去頻繁扒鹽改變為現在根據需要扒鹽,過去是雨天往外跑搶扒鹽,如果不搶,辛辛苦苦曬出的鹽就會化掉,現在雨天鹽工只需按動電鈕,自動收放裝置就會在短時間內將塑曬大結晶池子完全苫蓋。從2008年開始,公司又投資近3億元進行南海續建及東部鹽田整體改造工程,五十多平方公里的灘田進行集中制鹵、集中結晶,整齊劃一的大塑結晶池將全部采用聯合收鹽機進行扒鹽,扒運鹽設備實現了新的飛躍,不僅省人增效,而且工人的工作更加輕松。如今,五十年代的抬筐、六十年代的手推單輪車、七十年代的四輪車已經被扒鹽管道和聯合收鹽機所取代。鹽業機械化和自動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和灘田現代化的改造,把鹽工從繁重的勞動中解放出來。過去一提起鹽場,很多人因為活兒累都不愿意來,現在隨著現代化鹽場的建成,就連大學畢業生都爭先恐后紛紛來這里安家落戶。
隨著企業的快速發展,員工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也在逐年提高。近三年來,員工的工資每年都以10%以上的幅度上調,并連續三年創歷史新高,公司將爭取用五年時間使員工的工資翻一番。在提高員工伙食方面,公司每年投資四百多萬元用于改善班組伙食,員工們基本實現了免費用餐。公司還為每個班組配備了鹽廚工,使員工每天都能吃上可口的飯菜。同時,在公司抓好小菜園建設的號召下,各班組都建起了小菜園,一個個小菜園就像沙漠里的綠洲,成為百里銀灘一道道亮麗的風景。品種繁多的蔬菜不僅豐富了餐桌,還為班組節省了伙食費用。在伙食管理上,各班組本著透明、公正的原則,實行了“陽光管理”,各種賬目定期張榜公布,工人們不僅吃的舒心而且放心。另外,員工的居住條件和業余文化生活也大大改善,過去低矮陰暗的灘房逐步被寬敞明亮的二層小洋樓所取代,這些都讓員工感到舒適溫馨。一線班組建立了圖書角、文體活動室,既豐富了員工的業余生活,又使員工的素質得到明顯提高。公司還通過開展廚藝、制鹽、水產養殖等專業的培訓提高員工的技能,并鼓勵員工通過自學等方式不斷提高自己的學識水平,有14人獲得大學本科學歷,有90人獲得大專學歷。為了保證員工的身體健康,公司每年為45周歲以上的員工及全體女工進行免費體檢,并建立了健康檔案,還為女工辦理了安康保險。公司的發展不僅使在崗員工享受到發展的成果,就連離退休人員也感受到了企業大家庭的溫暖。2010年成立的“暮之春”老年公寓,主動承擔社會責任,不僅為公司離退休員工提供了頤養天年的好去處,同時,離退休勞模和生產骨干在這里也享受到了免費的健康療養。2008年12月,公司被大連市總工會評為大連市職工福利設施建設模范單位。
“有困難找企業”是公司員工遇到困難時的第一選擇,因為他們真正把企業當成自己可以依靠的家。公司通過建立困難員工救助長效機制,全力做好扶貧幫困工作。建立健全了特困員工、困難員工檔案,并實行動態管理,加強對困難員工的跟蹤調查摸底,及時幫助他們排憂解難。同時堅持公司、基層單位、班組三級走訪,加大因病因災致困、意外傷害致困及其它原因致困員工的救助力度,建立員工基本生活保障線。每年堅持開展“光明行動”和“金秋助學”活動,為員工解決實實在在的困難。近三年來,共救助困難員工家庭3000余戶(次),共發放救助資金及物折合人民幣150余萬元;從2009年開展“金秋助學”活動以來,共發放救濟金8.9萬元,資助20名特困員工子女上大學;通過開展“光明行動”活動,已有23名有眼疾的工會會員得到免費治療。針對公司員工大多數家住農村、家庭農活負擔重的特點成立了助耕隊和秋收隊,在春秋農忙季節幫助困難員工解決春耕秋收等實際困難。
公司依靠員工發展企業的目的,就是要通過“共建共享、邊建邊享”的經營理念,讓員工在為企業發展的奉獻中盡享發展成果,使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工作更有尊嚴。(三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