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9-03|發布者: 大連鹽化集團|欄目:鹽與風俗
春秋戰國,制鹽業已成為諸侯各國,尤其是齊魯和吳越諸國的強國富民的國策之一。所謂:“天下財賦,鹽利可半。”
而舟山群島,四面環海,地域開闊,灘涂眾多。這種獨特的自然環境,必定使定海制鹽業,成為古代舟山的支柱產業之一。同時,生活在海島的人們,在古代,除了食用鹽外,還需大量的海鹽用來加工魚鮮產品。所以,舟山歷來以“漁鹽之利”,聞名天下。
一、舟山古鹽場概敘。據1993年版《舟山市鹽業志》載,舟山群島真正形成鹽田規模,并且有記載的是在唐代。《舟山鹽業志》曰:“唐寶應至永泰年間(762—766),舟山已成為全國九個主要海鹽產區之一。產鹽地在今舟山島沿海一帶。”
到了宋朝,定海的鹽場,得到了迅猛發展。其中,以曉峰鹽場最著名。當時擔任該鹽場的鹽監為北宋詞人柳永,并寫下了名聞遐邇的《煮海歌》。爾后,北宋宰相王安石也到過定海,寫下了著名詩篇《收鹽》。同時,舟山的鹽場,當年由舟山本島逐漸向普陀桃花島和岱山島等地擴展。而在明朝,因明洪武十九年(1386),實施舟山第一次“海禁”,鹽業隨之荒廢。
清康熙年間,舟山展復,鹽業才逐步恢復。當年,舟山海鹽的主產地為岱山,包括岱山、秀山、長涂三島。岱山島又分東岱、西岱,大浦縱貫中部,船自南浦入,可直達北海,其后潮挾沙至,日漸淤漲,兩岸盡為鹽場。
不過,清時的舟山,除岱山外,有沿海內港十五岙和懸山內洋二十二岙,都有鹽場。還有衢山,也有許多規模較大的鹽場。
民國時期,舟山的產鹽地仍以岱山為主,定海次之,衢山又次之,據民國五年(1916)調查,分布在舟山29個島上,計有鹽田生產面積2970余公頃,鹽板312880塊。
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舟山的鹽田規模、經營方式和制鹽習俗,都在發生變化。
例如,經營方式。宋時,鹽戶稱亭戶,亭戶煎鹽,官府收買。元仿宋制,鹽戶稱灶戶。明初定額煎辦,官給灶戶工本。萬歷四十五年(1617),改行商收。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準灶戶的民間食鹽,可自煎自食。雍正六年(1728),開始發帑官收,由同知經理收發。在此期間,嘉慶年間,改鹽板曬鹽,至光緒六年,立戶注冊,烙印釘牌,承認鹽板為官板。到了民國時期,初期允許鹽戶就場征稅,自由貿易,后來發布了“鹽專賣”條例實行官收。再后來,又特準海島產鹽由商號承收。直至1950年舟山解放,實行統購政策,謂之“公收”。
二、海島制鹽習俗之變遷。舟山海島的制鹽方式與習俗,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發生過三次變革,也可說是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從遠古時期,歷經唐、宋、元、明,直至清嘉慶年間(1796—1820)以前,均為古式的火力煎煮制鹽法。第二階段,為清嘉慶年間之后,直至1958年流枝灘試驗成功之前,制鹽方式為板曬。第三階段為1958年至今,舟山各鹽田的制鹽方式為灘曬。
綜上所述,三個階段中以第一階段的經歷時間為最長。從唐乾元元年(758)至清嘉慶年間(1796),約有一千余年,海島人使用的都是“張羽煮海”式的古式火力煎煮法,足見海島煮鹽技術發展之緩慢和低下。
其次是板曬。從清嘉慶年間至1958年,延續使用了160余年,曬鹽工藝比往昔大大跨前了一步。
再次是灘曬。從1958年至今,不過是50余年時間。但是,舟山海島的制鹽工藝以及產量、質量與產值,都得到跨越式的發展,并且迅速推廣,普遍使用,成為海島上目前唯一的一種制鹽方式,并在繼續完善和提高。下面,筆者著重談談舟山制鹽方式的三種類型及其習俗之變遷。
(一)煎煮。古稱“煮海”,俗稱“熬波”,它的制鹽習俗最為古老,工藝也較簡單。制作的程序有“制鹵”和“燒煮”。”
(二)板曬。據《岱山縣志》記載,板曬習俗的發生事屬偶然。在清嘉慶年間,有一岱山鹽民偶見扁擔凹處積鹵,后經日照成晶鹽,從而啟發用木板可以曬鹽。這就是板曬習俗誕生的緣由。
板曬習俗從清嘉慶年間(1796)在岱山發端,道光元年(1821)普及到整個舟山群島。繼而,咸豐年間(1851—1861)推廣至余姚、蕭山及至江蘇袁浦、呂泗鹽場。到了民國時期,板曬已成為兩浙鹽區的主要制鹽方式。
筆者認為,之所以發生這樣的變化,很明顯的是后者優于前者。這是因為板曬習俗的特點:一是易煎為曬,即把“燃薪煮鹽”變為“日曬風吹”制鹽法,不僅充分利用了自然能源,降低了成本和勞力,而且極大地提高了海鹽的質量和產量。二是板曬的含義,即為一塊曬鹽的長方形木板。此板長約2米,寬1米,四周釘上5厘米高的木條作邊框。橫的稱之“帽頭”,直的稱之“梃子”,兩端還有手柄。就用這鹽板替代了煮煎的鹽鍋,并在板上灌滿鹵水,任太陽曝曬而結晶收鹽,說穿了板曬就是這么一個習俗原理。
(三)灘曬。灘曬是用鹽灘代替鹽板的一種制鹽方式。應該說,這是制鹽方式的一大飛躍。從1958年流枝灘的試制,到1962年平灘的推廣,直到1975年水利系統化、工藝科學化、生產機械化等“五化”措施的落實,近50余年來,灘曬制鹽,今已成為舟山普遍使用的制鹽方式了。
筆者認為“灘曬”的最大優勢有二:一是與以往的“煎煮”和“板曬”相比較,在制鹵的過程中去掉了“刮泥”、“挑泥”、“整留”等繁瑣程序,極大限度地減輕了鹽民的勞動強度,使之從“百斤百擔”和“千年扁擔壓肩膀”中徹底地解放出來。二是灘曬的原理,是“以灘代板”蒸發制鹽,采取一種步步推進的流水線作業方式,緊密地把制鹵和結晶合成一體。從而提高鹽的質量和產量,達到增產、增收的目的。
但是,灘曬習俗的形成,也有個歷史過程。先是“流枝灘”,后為平灘,再由小灘改大灘,目前海島盛行的是大面積的平灘“灘曬”法。
三、結語。現今,舟山已是浙江舟山群島新區,“江海聯運”以及臨港工業等異軍突起。顯然,舟山的制鹽業,在舟山國民經濟中已非往日那樣的輝煌。但是,舟山還有相當部分的鹽民,從事鹽業生產,舟山的海鹽尚源源不斷地運往全國各地,供人們食用和工業生產之需要。無疑,舟山仍是我國海鹽的主產地之一。 同時,舟山的古鹽場及古老的制鹽習俗,有的雖已消失或逐步消亡,但作為定海古城的歷史文化遺存,舟山老祖宗留下的遺產,我們應有迫切的搶救意識,去挖掘傳承和深入研究的價值和必要。即使在當今舟山,鹽業仍是舟山的產業之一,我們應以重視和研究。這正是筆者不遺余力、著力挖掘研究舟山古鹽場與制鹽習俗的初衷和目的。